“这段时间,邻村不少散养户都主动找到我,要求进养殖小区饲养奶牛?!?2月 17日,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奶牛养殖协会会长刘春才对记者说。他认为,不久以后散养奶牛的会越来越少。
11月 19日,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 13个部委联合发布了《 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叭矍璋贰笔录⑸螅野洳颊庖还娣段募?,有望带来乳品生产的诸多变化。
《纲要》明确要求:到 2008 年年底前,对乳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进行全面整改,加大扶持力度,使各环节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到 2009年 10月底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乳品质量标准,推广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加强奶站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推进乳制品生产企业建立良好生产规范;到 2010年 10月底前,力争使奶牛良种覆盖率提高到 60% ,奶牛平均单产水平接近 5.5吨,100头以上规?;吵。ㄐ∏┠膛1戎赜赡壳暗牟蛔?20% 提高到 30% 左右;基地自产生鲜乳与加工能力的比例达到70% 以上。
“我认为,新政所规划三步走目标时间段的设置相对合理,到年底是产业恢复正常时期,2009、2010年是巩固加强阶段,而2010、2011年则是产业升级阶段?!笔∧桃敌峄岢ね豕鹪卤硎?。
是建现代化牧场,还是建养殖小区?“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以来,各界对奶源规模化建设一直存在争议。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建设现代化牧场,才算是真正的规模化养殖。但是,建立现代化集约牧场成本投入很高,一头良种奶牛动辄在万元以上,算上日常饲养管理所需的数千元流动资金,投资一个万头大型牧场至少需要上亿元资金。
“目前,奶牛养殖模式仍然应该以小区为主?!笔⌒竽磷苷靖闭境で飨扇衔?,“虽然散户基本都进了小区饲养奶牛,但是各地奶牛养殖小区主要是将奶农集中在小区内,奶牛饲养仍采用‘分户’制,即每户奶农在小区内拥有独立牛舍,负责照管自己名下的奶牛。 其实质依然是‘散’,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养殖?!陡僖诽岢龀帜膛┳ㄒ瞪献魃?、奶牛协会等奶农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但是专业合作组织应该以奶牛的集中为中心,实现奶牛规模化饲养,而非简单的奶农组合。”
《纲要》提出,三年内实现奶业发展“四化” 建设:养殖规模化、 产销一体化、 加工布局优化、 全行业标准化。 对此,临朐县奶牛协会会长秦贞福表示,未来乳制品生产企业基地自产鲜乳与加工能力的比例要达到 70% 以上,这对广大散户奶农来说,意味着其供应量将被缩减至30% 以内,直接导致奶农“养牛容易卖奶难”,必然要促进奶农加快和企业的产销对接,保证每一滴奶都是安全可控的。
“产销一体化是关键一环”,曲绪仙认为产销一体化并不难,“企业可以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奶农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可控的奶源基地;同时奶业协会也应促进乳制品企业与奶牛养殖小区、合作社的奶牛场建立长期、 稳定的关系,让奶源基地真正成为乳品企业的第一车间。”
佳宝乳业副总裁聂克平从《纲要》中读出了这样的“ 风向” :奶业产业要向本地企业、 服务本地市场方向发展。也就是说“拥有稳定奶源基地、生产巴氏奶的企业将有更大的机遇”?!澳叹褪悄蹋睦锓质裁锤叩涤氲偷??国际上流行的奶的品种,就是巴氏奶、 奶酪和酸奶三种。 ” 聂克平说。目前,与欧美国家巴氏奶占有市场份额均 95% 以上相异,目前在我国常温奶占据着市场主流。
据介绍,巴氏奶保留了原奶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但需要冷藏,不利于长途运输;常温奶保质期长,以方便和便宜为优势,但生产过程中营养成分多有流失。
“科学规划后的乳企布局,本地企业服务本地市场,将不再会有激烈的奶源争夺,企业不再考虑长远距离调运,消费者也就能喝上营养成分高的奶了?!蹦艨似蕉晕蠢闯渎M?。
曲绪仙也认为,“三聚氰胺”事件引发的乳业地震已经开始重塑包括消费需求在内的中国乳业各个环节。就乳品加工企业而言,将迎来又一次洗牌,优质奶源基地的控制,将成为乳业决胜的关键,二三线企业或有更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