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快餐2个小时qq_附近100元一小时_同城200带吹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业动态

新疆阿勒泰围栏3000万亩“复苏”天然草原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09-11-17

  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实施6年来,草原得到休养生息,植被有了明显恢复和增长,牧草品种增多,草原生态多样性也呈上升趋势。
  记者从阿勒泰地委获悉,截至目前,这个地区累计完成草原围栏3153.10万亩,其中禁牧草原围栏1031.04万亩、休牧草原围栏1965.46万亩、划区轮牧围栏160万亩。
  据项目区草原生态的动态监测结果显示,荒漠草原区草地植被盖度已由围栏前的不到10%提高到近20%,草层高度提高了10厘米。同时,河谷平原区草地植被盖度也提高了20%,草层高度平均提高15厘米。
  为减轻草场压力,当地减少自然放牧,推进舍饲圈养,有效促进了畜牧业由传统游牧向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变,加快了牧民定居步伐。截至目前,阿勒泰地区已下拨饲料粮补助资金26748.596万元,32343户牧户从中受益。
  此外,禁牧休牧后,当地草原产草量大幅上升,尤其是水源条件较好区域,每亩草场可打干草100多公斤。河谷平原的休牧区,平均每亩干草产量也增加了30公斤。
  地处新疆北端的阿尔泰山草原,有四季草场1.48亿亩,是新疆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但过去受降水减少、超载放牧、鼠虫啃食等影响,阿勒泰地区草原面积不断萎缩,并呈继续恶化趋势。2003年,阿勒泰地区开始实施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
  阿勒泰地区草场辽阔,辖区内著名的5A级景区——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完好地保存着由冰川雪山、森林灌丛、草原湖泊、河流组成的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是我国唯一的古北界欧洲——西伯利亚动植物分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