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全国马匹存栏数量最多的省份,是中国第一马“伊犁马”的故乡,特色马产业有望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垄断性产业。在政协新疆十届四次会议上,民盟新疆区委会建议自治区制定新疆马产业发展战略,为马产业的发展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并积极招商引资,为马产业的发展开拓市场,促进马产业的规模的扩大及产值的提升,提高马产业农牧民的收入,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政治稳定。
新疆是我国传统的养马大区,马存栏数达85万匹,为全国之冠。马的品种资源丰富,经品种资源调查显示,目前全疆共有哈萨克马、巴里坤马、焉耆马、柯尔克孜马等4个地方品种,有伊犁马、伊吾马2个培育品种,为全国各省区之首。其中伊犁马是国产运动马第一品牌,约占国产运动马70%以上的份额,伊犁马在国内许多重要比赛中,成绩均居全国前列。新疆马存栏数量及马肉、马乳产量在全国马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存栏量约占全国的15%,马肉产量约占全国的30%,是全国马肉、马乳主要产地和消费大区。新疆特丰制药有限公司在新源的孕马尿原料生产基地每年生产孕马尿原料5000吨,是全世界最大的孕马尿原料生产基地,占世界孕马尿原料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且原料品质好,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有望成为世界范围内孕马尿原料生产垄断性基地。
目前,新疆有5个国营马场,其中有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种马场,2个自治区级种马场,2个地方国营种马场,马的育种和繁殖体系系统较为完整。由于国内其他省份马匹数量少,基础差,短期内几乎很难产生与新疆马业抗衡的竞争对手,产业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基础。
目前,新疆新疆马匹主要分布在社会经济落后的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养马者绝大多数为少数民族农牧民,他们目前收入不高,但对马都有很深的情感,像与马上运动有关的姑娘追、那达木、叼羊等成为新疆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备受游客的欢迎。
而且,马是单胃动物,不反刍,二氧化碳排放量远小于牛和羊,属于低碳养殖。由于马采食牧草时的留茬高,不但不影响牧草的生长发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促进牧草的萌发,防止草场退化,有利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
民盟新疆区委会经过调研认为,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思想的影响,新疆对马产业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马产业缺乏中长期规划,一直在提“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未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在马的主产区——伊犁河谷,产业的发展没有明确的整体战略,市场机制不健全,大型龙头企业很少进驻,严重制约了产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致使马产品产量和产值效益有限,全国对优秀种马和运动马的需求不能满足,马产业对牧民的经济和生活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马产业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未能体现出来,资源优势没有转换为经济和效益的优势。
民盟新疆区委会建议,要制定新疆马产业发展战略,在各级政府的“十二五”规划中专门着重强调马产业的具体发展定位和方向,同一区域,处理细毛羊、肉牛及马产业的协调,宜马则马,宜牛则牛。为马产业的发展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设立专发展资金,加强伊犁种马场的建设,提高全国运动马的供种能力,并争取得到国家的种马良种补贴。国家和自治区在科技和项目上对马产业给予倾斜,以加快培育以科技发展为先导的新兴的马产业,促进当地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