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养鸭业具有养殖区域广泛、种质资源丰富、养殖数量大的特点。鸭饲养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华东、东南沿海各省及华北等省市。除此之外,台湾也是鸭的主产地。根据FAO的数据统计:2006年,我国鸭存栏量超过7.25亿只,占世界总存栏量的69.28%左右,鸭肉、鸭蛋、羽绒产品已经出口到欧盟、东南亚、日本等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我国羽绒(毛)年产量达到36.0万吨,鸭绒(毛)约占75%,羽绒制品2005年为国家创汇18亿美元,约占世界羽绒品出口量的55%:成年蛋鸭的存栏量为3.0亿~4.0亿只,约占我国禽蛋总产量20.0%,鸭肉、鸭绒初级产品的年总产值已经达到500亿元,鸭蛋总产值约380亿元。蛋鸭、肉鸭业年消耗配合饲料约3000万吨,价值450亿元,带动了羽绒、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发展并解决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因此,养鸭业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向前发展的重要产业。
在养鸭业由传统粗放式饲养向现代规模化养殖方式转型过程中,国家也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培养一大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为养鸭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同时,“产、学、研”一体化的形成,促进了科研水平与技术推广体系的大幅提升。(文章摘自“兽药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