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快餐2个小时qq_附近100元一小时_同城200带吹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业动态

2011年畜牧业司工作要点(摘登)

来源:会讯 发布时间:2011-06-02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关键之年。要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三个坚定不移”,完善“三项机制”,力争实现“三大目标”,打好“十二五”畜牧业发展第一仗:坚定不移地推进畜牧业生产规?;⒈曜蓟筒祷?,完善监测预警调控机制,力争实现肉蛋奶生产供应基本稳定;坚定不移地推进饲料企业、生鲜乳收购站等生产经营主体行为规范化,完善监督执法工作机制,力争实现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坚定不移地推进草原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生态?;げ怪崩叩穆涫?,完善草原保护建设机制,力争实现草原生态加快恢复。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稳定生猪等主要畜禽产品生产

  1.落实生猪等扶持政策。落实中央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落实。专题开展肉牛、羊等草食动物生产调研,提出促进生产发展的政策建议。

  2.继续抓好生猪等主要畜禽生产监测和预警。启动生鲜乳收购站和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自动化监测系统建设,选择部分奶业主产区开展生鲜乳生产收购监测试点工作。跟踪监测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生产情况。强化监测点数据采集,完善数据质量考评制度,定期汇集监测县数据报送情况,开展监测点数据质量省际交叉核查,通报考核结果。

  3.加强形势分析和信息服务。6月份和11月份分别召开全国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会,定期做好牧情快报报送和监测信息发布,试行定期开展畜牧业经济运行分析并发布有关报告。

  4.强化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完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灾情调度系统,协调做好受灾地区的灾害救助工作。

  二、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5.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新创建50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煌晟剖痉冻⊙槭掌拦辣曜?;下发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管理办法,并组织开展督查;建立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基础数据库;举办示范创建管理与技术培训班;召开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会。

  6.总结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模式。遴选一批标准化程度高、带动作用强的典型示范场,总结推广先进适用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加大示范创建宣传力度,将示范创建活动建成品牌,进一步提升畜禽标准化生产水平。

  7.推进畜禽养殖污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继续会同环保部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制定工作;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结合典型示范场遴选工作,总结提炼畜禽养殖污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模式。

  三、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8.研究促进畜禽种业发展措施。开展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调研,组织召开全国畜禽种业工作会议,研究“十二五”时期畜禽种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9.加快推进畜禽品种改良。组织召开畜牧良种补贴工作会议,落实生猪、奶牛、肉牛和羊良种补贴政策,加强指导和监督,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10.组织实施遗传改良计划。实施“十二五”畜禽良种工程建设规划,提高畜禽良种供应能力和质量。继续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指导核心种猪场开展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积极推进种猪联合育种。组织起草蛋鸡、肉牛等畜禽品种改良计划;做好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加快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继续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扩大测定规模,抓好测定数据在生产上的应用。

  11.加强畜禽遗传资源?;び肟?。制定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和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方案。实施畜禽遗传资源?;は钅?,加大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力度。完成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志编写工作。

  12.强化种畜禽质量监管。贯彻落实《家畜遗传材料生产许可办法》,加强种公牛站管理。继续做好种畜禽资源进出口的审批管理。加强种畜禽场动态监管,建立健全种畜禽管理数据库。实施种畜禽质量监测计划,强化种畜禽市场监管。

  四、促进奶业振兴与发展

  13.加快奶业生产发展。全面实施《全国奶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东北内蒙古产区、华北产区、西部产区、南方产区和大城市周边产区等五大奶业产区,加强奶源基地建设。起草全国奶水牛、奶山羊发展规划。结合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示范创建,提高机械化挤奶率,加快转变奶业生产方式。

  l4.强化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监管。严格审核生鲜乳收购站资质条件,严查“两证一单”,强化许可管理。深入实施《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推进标准化管理。启动生鲜乳收购站信息化监管平台和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逐步开展试点。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督抽查,联合质检、工商和公安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生鲜乳收购“黑窝点”和长途贩运、拼车运奶中的违规行为,规范生鲜乳收购运输秩序。

  15.严格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与执法。实施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以奶站和运输车为重点,采取专项监测、飞行抽检、隐患排查等手段,对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进行严密监测和坚决打击。制定发布监督抽检、异地抽检、生鲜乳生产收购进货查验、生鲜乳收购站信用档案及“黑名单”通报、从重处罚等五项制度,推动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建立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16.做好奶业行业发展指导与服务工作。在主产区推行生鲜乳收购政府指导价,逐步建立合理定价机制。密切跟踪乳制品进口形势,加强研判分析,防止对奶业发展造成冲击。开展奶农和奶站培训与技术服务,扶持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提高奶牛养殖水平。督促指导地方和乳制品加工企业及时调整奶源布局,维护奶农利益。

  五、加强饲料质量安全和养殖环节监管

  17.加强饲料行业法制建设。推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修订案)》尽快颁布实施。修订颁布《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并公布《饲料原料目录》。组织召开全国饲料工作会议,开展《条例》及配套法规宣传贯彻和培训工作。

  18.规范饲料企业生产行为。制定《饲料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在10个重点省30家企业试点实施。完善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审核工作机制,加强现场复核。继续组织开展100家蛋白质原料获证生产企业、100家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获证生产企业现场监督检查。推动各地严格执行饲料企业年度备案制度。

  19.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和安全评价。继续组织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把苯乙醇胺A、可乐定、赛庚啶等新型违禁添加物纳入监测范围。组织开展重点省生猪养殖场户和肉牛养殖场户“瘦肉精”等违禁物质拉网监测。组织起草生猪“瘦肉精”监督管理办法。继续开展餐厨剩余物、二恶英、防霉剂等安全评价,突出重点开展饲料安全隐患排查及配套检测方法研究。

  六、加强草原保护建设

  20.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组织8省区监测牧区草原载畜量和生态变化情况,为草原生态?;げ怪崩ぷ鞔丛焯跫?;会同财政部下发关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态?;げ怪崩魄捌诠ぷ鞯耐ㄖ蛔橹魇∏鸭肀镜鬃柿?,编制草畜平衡管理实施方案并批准实施;组织开展补贴政策管理软件开发,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动态管理。加强督查指导和监测评估,将政策落到实处。

  21.推动“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  (略)

  22.加大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力度。  (略)

  23.继续推进落实草原承包经营等制度。  (略)

  24.强化草原监督管理。  (略)

  25.加强草原技术推广与示范。推进草原技术推广体系条件能力建设,继续开展10个草原保护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快草原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普及舍饲圈养和快速育肥技术,加强生产的服务指导,依托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和畜牧行业专项及相关项目,建立种草养畜、鼠虫害防治等草原?;そㄉ韬涂蒲Ю玫湫褪痉兜?,促进草原生态治理和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七、做好规划编制和科技标准等基础性工作

  26.做好规划编制实施工作。组织做好《全国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饲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国草原?;そㄉ枥谩笆濉惫婊?、  《全国畜牧业标准体系“十二五”规划》、  《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秸秆养畜项目“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27.加强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做好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监督,组织召开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组织监督评估委员会开展体系综合试验站调研,推动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与技术推广对接,切实发挥体系服务产业的作用。

  28.组织实施畜牧业科技项目。完成“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4个重点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遴选推荐“十二五”畜牧业科技支撑计划和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争取获得立项支持。组织实施8个科技项目,加强项目执行过程的跟踪指导,做好年度执行情况总结。

  29.继续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工作。组织举办标准编制培训班,组织召开畜牧、饲料、草原相关标准审定会,审定报批国家和行业标准60项,编辑出版畜牧业标准汇编。

  八、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略)(文章摘自“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