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快餐2个小时qq_附近100元一小时_同城200带吹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业动态

乌昌石河子将建高档配方奶粉生产基地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7-06

    新疆工业乳粉产量目前排名全国第三,但婴儿配方奶粉、高档干乳制品生产却一直难成规模,这一局面将在“十二五”期间打破:至2015年,我区将把乌昌、石河子等奶源主要产地,建设成高档营养配方奶粉生产基地。

   这是在中国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食品生产企业专题对接会上了解到的。

    在当天的会议上,自治区轻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外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自治区轻工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规划明确,截至2015年,我区食品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650亿元,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其中果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5%以上,初步建成国家绿色食品加工出口基地。

    计划2015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轻工业企业增加5至8户;形成3至5个特色轻工区域和产业集群,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15%左右。

    继续推进品牌战略,巩固扩大我区轻工产品的国内外市场份额。到2015年,争创5至8个国内知名品牌,力争有3至5个产品进入全国前3名。

    其中,乳制品发展方面,计划5年内年产乳制品40万吨,日处理鲜奶500吨以上的企业达到5至8家,争创2至3个国内知名品牌。同时提高鲜奶加工量,重点发展巴氏杀菌乳、发酵乳、超高温灭菌乳、功能乳、配方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适当发展干酪乳清和奶油等乳制品。

    而重点发展规划之一,是“十二五”期间,我区将围绕乌昌、石河子等奶源主要产地建设高档营养配方奶粉、优质工业奶粉、奶酪和酪蛋白生产基地。

    另外,在特色林果业方面,我区力求形成南疆以红枣、核桃、杏加工为主,东疆葡萄、红枣加工为主;北疆以酿酒葡萄、枸杞、小浆果加工为主的精深加工产业区。

    粮油、饲料加工业发展方面,则拟形成以喀什、阿克苏为中心的南疆制粉产业集群;北疆沿天山北坡经济带形成面粉加工带和优质油料种植加工基地;以及以乌昌地区为基础建设饲料工业化生产基地等。

    同时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为重点,通过实施信贷、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非金属矿产资源利用、产业链延伸、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向西出口产品落地加工等项目的建设,带动投资投向轻工业重点优势行业。

    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区将扩大新疆特色轻工发展专项资金的规模到5000万元;自治区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等专项资金向轻工业项目倾斜。同时支持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新兴行业优先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保持就业人数年均增长6%左右,“十二五”期间累计新增就业10万人。

    “新疆乳业发展尚处于低水平”

    奶牛存栏头数位居全国前列,牛奶产量位居全国第7位,按此推算,新疆理应成为奶业大区。但在20日召开的中国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食品生产企业专题对接会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却提醒新疆乳品企业:“新疆乳品资源严重不足,乳业发展在全国市场尚处于低水平,企业应该对此有客观的认识。”

    宋昆冈表示,新疆乳业应避免走同质化竞争老路,要想规模化发展,在解决奶源问题的同时,首先要致力于发展干乳制品生产。

    新疆乳品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新疆奶业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很低。2010年,新疆乳制品加工业仅占全国乳制品工业总产值的1.3%。

    我这里有一组数据,虽然目前新疆170万余头存栏牛,居全国第3位,有年产120万吨牛奶的产量,居全国第7位,但形成商品的数量仅有65万吨,仅占奶类产量的52%,居全国第17位。

    新疆的原料奶供应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充足。这是新疆乳企必须清醒认知的问题。

    应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放弃一家一户庭院式饲养和副业式经营,要发展奶牛合作社,发展规模化饲养。现在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等地做得比较好,我听说昌吉州有20多个规模养殖基地和数十个奶牛合作社,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还不够,还要继续发展。

    只有大规模集中式喂养奶牛,才能让原料奶成为商品。

    企业用自己的资金、资源,就能形成商品原料奶的规模化生产吗?

    完全靠企业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最佳方式应该是,政府引导企业自办牧场,出台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大力发展规模化奶牛养殖。

    现在,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等地奶源基地已基本形成,规模化商品原料奶供应市场的条件已初步具备,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进行更进一步地发展,并及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利用地缘优势,一方面走向国内市场,一方面向中亚市场推进。

    在另一个畜牧大区――内蒙古,伊利、蒙牛早已形成产业链式发展,新疆乳企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如何解决新疆乳品产业升级、整合这一问题?

    产业链式发展,一方面需要充足的奶源。在这一点上,内蒙古与新疆相比,条件要好得多。

    另一方面,就是要调整乳制品结构。新疆要形成产业链式发展,首先要确定一点,重点发展外销型产品。不要仅局限于本地市场。液态奶市场在本地销售毕竟市场有限,而运往内地因运距太长,也不现实,

    干乳制品生产方面,新疆仍以工业原料奶粉为主。实际上,以新疆目前的生产能力,奶油、脱脂奶粉、婴儿配方奶粉都是更好的发展方向。目前在新疆的内地乳品企业,反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向干乳制品行业。比如娃哈哈、旺旺、伊利等,都已在新疆,利用原料做奶粉。

    不过,众所周知,婴儿配方奶粉是一个品牌认知度较高的产品,如果没有知名度,很难打开市场,因此前期宣传投入会很大,企业在做配方奶粉时,要做好准备。

    此次产业对接会,可以在技术层面上解决这个问题。

信息来源:新疆畜牧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