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快餐2个小时qq_附近100元一小时_同城200带吹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业动态

新疆:阜康“以草定畜”为牧民省心节力创收入

来源:信息来源: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11-03

    2011年11月1日,笔者来到阜康市三工河乡拜斯胡木哈萨克族牧民定居点,看到一个个小山模样的草垛,足足有两层楼那么高,这可是该村的牲畜过冬的“粮食”。从“散养卖草”缺草料,到“畜牧圈养”卖牧草,阜康牧民定居点以草定畜,在牧民畜牧养殖上走出了一条新路。

  “以前在山上放羊,到了冬季根本没那么多的草料,而且散养也很危险,羊畜经常发生掉崖”哈萨克牧民托海说。五年前,阜康气启动了天池景区的“生态移民”工程,和其他牧民一起,托海搬迁到了拜斯胡木中心村,在政府的资助下,全家住进了集水电一体的抗震安居房。

  现在托海一共养了20头牛,并让其他人代畜养了100多只羊,而原来由于山上养殖的局限性,一般只能养6、7头牛。饲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是散养管理难度较大,如今牲畜实行了圈养,降低了危险系数,饲养起来也省心了许多。

  托海向笔者介绍,定居之后,他种植了30亩地的苜蓿,牛羊也吃上了“高蛋白食品”,不但饲料质量高,而且再也不用为过冬养畜“缺料少粮”而发愁,同时饲料也实现了外销,改变了以前高价买饲草有时却买不到的困窘。

  按照“定居先定畜、定畜先定草、定草先定地、定地先定水”原则,按照人均不少于10亩饲草料地的原则,该市制订了每亩补助200元,连补五年的助农政策。在拜斯胡木平整土地17110亩,完成了2万亩的退牧还草和三工草原水库加固项目。5000亩小麦地套种苜蓿,目前已收回第1茬苜蓿,实现了牧民农作物加饲料销售的双丰收。

  据介绍,托海除了30亩苜蓿外,还有30亩的小麦种植,单算苜蓿饲草外销每亩年纯收入就有1300元,畜牧加农业收入每年就有7万元。像托海这样的农牧民,在中心村里有120户,全乡有近8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