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福利化养殖,猪得到了享受,对人类的好处也很多。”日前,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畜牧工程与食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林保忠说,这种福利化养殖已在重庆市部分大型养猪场开始应用,通过在全市建立畜禽健康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发中心,从美国、加拿大等畜牧业发达国家“引智”,围绕养殖模式、环境控制、养殖废弃物处理和生物质能源利用等方面开展国际项目合作,将进一步提高全市在福利化养殖上的技术水平。
在10月20日召开的畜禽健康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会议期间,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联合剑桥大学英国癌症研究院剑桥研究所在重庆市共建转基因动物研究中心。该中心围绕猪的转基因育种、猪干细胞治疗、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猪作为器官移植供体及生物反应器等国际前沿学术问题开展合作研究。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葛良鹏博士介绍,转基因猪除了应用于畜牧业进行育种外,更重要的是转基因猪具有医学价值。不仅可以利用转基因克隆猪生产抗体应用于人类的药物治疗中,而且该中心还将研究是否用猪血生产人类血液制品的替代品。“目前,因为医院临床用血量大增,造成各地血液库存都十分紧张,如果生产出人类血液制品的替代品,将可以缓解用血紧张的现状。”
葛良鹏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猪和人的器官很相近,因此,研究转基因克隆猪还有望实现把猪的器官作为人体器官移植的供体。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00万人-15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但每年能实施手术的仅1.3万例,即只有1%左右的患者可获得正常手术治疗。“如果未来能将转基因克隆猪的器官移植到需要救治的病人身体上,不仅在移植器官的数量上能够得到保障,而且移植费用也将极大地降低,让患者不再为没有器官移植而耽误治疗。”
葛良鹏表示,在重庆市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转基因动物研究中心,为重庆畜牧业的发展和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的科技进步和科技产业发展都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