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快餐2个小时qq_附近100元一小时_同城200带吹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业动态

新疆畜牧业“破茧”正当时

来源:信息来源: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11-10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世人对新疆美丽大草原的印象。

  然而,在新疆吃牛羊肉并不比内地便宜,甚至出现了甘肃、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向新疆调入活羊、羊肉的“羊回流”现象。

  虽然拥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新疆畜牧业却发展缓慢。新疆畜牧业何时能“破茧而出”?引发各方关注。

  畜牧大区的尴尬

  目前,新疆畜牧业产值位居全国第20位,只占全国畜牧业总产值1.8%!作为全国畜牧业生产基地和五大牧区之一,这让号称畜牧大区的新疆有些尴尬。

  同是我国草食家畜生产的主要产区,与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相近的内蒙古相比,新疆畜牧业发展明显滞后。自治区统计局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新疆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23.5%下降到20.9%,内蒙古则由29.7%提高45.3%。当年,内蒙古年末猪存栏688.8万头,牛663.9万头,羊5276.0万只,分别比新疆多516.8万头、333.1万头和2262.6万只。当年新疆猪牛羊肉人均占有量48.4千克,内蒙古为85.2千克;牛奶人均占有量新疆为59千克,内蒙古则是366.4千克。这一年,内蒙古肉类是新疆的2倍,牛奶是新疆的7倍。

  与此同时,新疆畜产品供需失衡、价格上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今年一季度,新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与2006年的一季度相比上涨24.6%。其中,牛羊肉价格分别是2006年的2.6倍和3.3倍。以首府乌鲁木齐市为例,2006年一季度牛、羊肉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16.9元/公斤、16.4元/公斤,到2011年一季度已经上涨到40.2元/公斤、45.4元/公斤,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涨,已经对城乡居民尤其对低收入家庭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症结”在哪里

  新疆天然草原面积辽阔,可利用草场面积72000万亩,居全国第三位。但天然草地面积占牧草地总量的99%以上,而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所占比例不足1%。

  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课题分析组认为,受传统养殖方式的影响,目前新疆草地荒漠化、草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生态环境恶化等都在制约着新疆畜牧业的生产。

  目前新疆85%的天然草地处于退化之中,其中严重退化面积已占到30%以上,草地生态日益恶化。一些地区草场面积基本维持在上世纪50年代的规模,但现有牲畜数量已是当年的10倍以上。超载过牧、滥挖草原野生药用植物,成为天然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

  为遏制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自2004年起新疆开始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一部分(每年禁休牧草原都在1000多万亩左右)草场实行禁牧、休牧、轮牧等。而与之相配套的人工草料地建设相对滞后,年新建不足30万亩,远不能置换出退牧草原。

  课题分析组指出,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新疆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瓶颈”。据统计,虽然新疆畜牧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已由2000年5867万元增加到2009年152025万元,增长24.9倍,而2009年内蒙古对畜牧业投资已占农林牧渔业比重的31.6%。如把所有投入均用于草场建设,内蒙古草场每亩投入9.23元,新疆仅为1.98元。

  有关人士指出,由于农牧民自我积累能力弱,缺乏资金支持,金融部门发放的小额信贷资金少,周期短,资金到位率低,加之又没有牛羊养殖业专项贷款,农牧民扩大养殖生产能力受阻。

  “破茧”正当时

  自治区统计局总经济师冯力说,新疆畜牧业生产要摆脱目前这种低迷状态,必须要转变增长方式,这不仅要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是否能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

  自治区应针对新疆实际情况,尽快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建立人工种草的鼓励性补助政策和规模化肉牛、肉羊养殖的补助政策,在资金、技术、草场、防疫、配套设施和抗险等方面提供保障机制。全力推进“富民兴牧”水利工程建设,加大“牧民定居”工程力度,确保在2015年完成10.6万户游牧民定居工程。

  各地应建立育肥养殖业基地,提高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加快养殖观念和养殖方式的改变,推行牧区以“冷季舍饲”育肥为主,半农半牧区、农区以“舍饲育肥”为主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点带片、片带区,最终形成一批肉牛、肉羊育肥养殖基地。同时,要建立牛羊稳定发展长效机制,设立牛羊马发展风险基金,为生产者解除后顾之忧;增加贷款和贷款贴息,并延长还款时限,让更多的低收入农牧民得到发展机会;建立和规范畜产品交易市场,减少中间环节费用,促进牛羊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自治区统计局课题分析组还专门举出实例:山东省没有新疆的优质草原草场(新疆牧草地面积是山东的1503.4倍),但2010年却向市场提供101.4万吨牛羊肉(比新疆多18.9万吨),实现牧业产值1774.5亿元(是新疆的4.7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90元(比新疆多2347元),成为全国第一畜牧大省,原因就在于生产经营产业化,养殖方式集约化、规模化,而非散养;内蒙古与新疆地势地貌相似,在伊利、蒙牛、鄂尔多斯和小肥羊等大企业、大集团的带动下,不仅拉动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农牧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就能探寻一条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道路。”冯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