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巴楚县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色力布亚镇拜什吐普村是色力布亚镇人口最多、贫困户最多的村,也是决胜脱贫攻坚战中的硬骨头。新疆畜牧科学院“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驻巴楚县色力布亚镇拜什吐普村以来,不断探索和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建立扶贫巴扎和微创业园,帮助村民实现致富梦。
纳斯尔·吾术尔就是在扶贫巴扎就业的村民之一,由于自身没有什么技术,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帮助像纳斯尔·吾术尔这样的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后,在村里建起了一个扶贫巴扎,鼓励引导像纳斯尔·吾术尔一样的贫困户掌握技术后到巴扎开店做生意,实现增收致富。
今年8月,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学到了烹饪技术的纳斯尔·吾术尔在扶贫巴扎开起了小饭馆,由于店面地理位置优越、人流量大,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如今,他的月收入已达到1万元,顺利实现了脱贫。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增收致富,纳斯尔·吾术尔还招收了4名贫困户人员在店里就业。
纳斯尔·吾术尔说:“现在饭馆的生意特别好,每天的收入是500-700元,生活跟以前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越来越好了。”
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新疆畜牧科学院驻色力布亚镇拜什吐普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本村靠近马路的地理优势,除建立扶贫巴扎外,还联合上海援疆前指建立了微创业园,引导村民出资自建门面,发展马路经济,从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目前,已先后有52名村民在微创业园实现了创业就业。
新疆畜牧科学院驻色力布亚镇拜什吐普村工作队队长郑文新说:“我们工作队按照一人一策、一事一策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目前,已培养了很多年轻的致富带头人,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